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市场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市场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旧势力联手,新造车势力抱团传统车企大腿管用吗?
近日,1.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和联合制造协议。
2.爱驰汽车并购江铃汽车。
3.广汽蔚来新能源成立一年后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 “HYCAN合创”。
新造车势力纷纷跟传统车企联盟,抱团取暖。那么与代工模式性质不同的是,大家都是有交互的。
最开始的是,新造车势力为了结局”生产资质“问题,最直接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找传统车企代工生产,例如蔚来找江淮代工、小鹏由海马代工、北汽新能源为奇点代工。后来发现,代工并不能缓解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中所带来的焦虑,相反会因此带来更多问题。或许,这些新造车势力找来的”合作伙伴“都是“小厂”的原因,生产水平和质量较为参差。如果找来广汽、上汽、比亚迪和吉利这些车企,品质上更有保证,只是人家不愿意给你代工而已。
部分新造车势力便坚持自建工厂,例如威马。更有“代工+自建基地”两手准备,电咖最开始由东南汽车代工,随后绍兴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鹏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肇庆鲲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和联合制造签约仪式,双方将在长安铃木第二工厂联合制造年底即将上市的绿驰首款量产车型M500(内部代号)。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月23日新增一条融资信息,爱驰汽车并购江铃汽车,由此,江铃汽车的资质和产能将与爱驰汽车分享。广汽蔚来新能源成立一年后,终于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 “合创”。
新造车势力与传统车企对新产品都有“贡献”。简单来说,从职能上划分,传统车企负责整车的研发和生产,而新造车势力将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撑体系。双方合作涉及到产品认证、产品制造及制造质量管控、零部件及整车厂内物流多个具体环节。
论生产流程,论制作工艺,论质量把控,传统车企更有话语权。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各自取长补短。为的都是能够作造出更加好的汽车来。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好的趋势与战略,只有双赢,没有永恒的胜利。就如中美贸易,美国总以为他仍然是世界的霸主,可不曾想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合作联盟,为的就是彼此强大。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合资融资大***不断,造车新势力开始绝地反击了吗?
新造车势力都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电动化,互联化,智能化是他们的优势。但汽车由几万个零件组成,所有零件组合后整体平衡和协调才能保证整车性能和品质。传统汽车企业用了几十年上百年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能超越。因此,新势力和传统汽车互补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没那么容易!
一款产品上市,除了需要产品力之外,就算有一流的推广方案,也未必会赢得市场,大量的事实摆在眼前。
现在的消费逐步趋于年轻化,理性化,产品上市之后最迫切需要的是售后服务体系,记得以前很喜欢HTC手机,高端,智能,可是由于售后非常麻烦我最终选择了平果,后来到华为。
产品上市不难,难在售后服务,目前来说,就算新势力造车所有零部件外***,也不能一瞬间在全国集中数百家售后服务网点,他们现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打边闹,边看。
补贴下降、外敌入侵,国产新造车势力慌了吗?
补贴调整、合资进口EV的发力,这两点是造车新势力的催命符。
造车新势力品牌是依靠补贴生存最严重的全新车企阵营,0起步、跨行业、组装车、低品质应该是这类车企的主要标签,这类量产车只能依靠共享出行勉强生存,补贴一旦缩水制造成本大幅上涨会是新势力的巨大压力,涨价连共享市场都会失去,不涨价等待的只是破产。
其次还有一些另辟蹊径但同样有诸多问题的新品牌,比如蔚来、小鹏、拜腾等,没有技术可以模仿特斯拉汽车通过性能掩盖汽车制造环节的某些不足,定位高端精准的吸引对电驱感兴趣但对技术比较“懵懂”的中产。然而这些品牌同样有很大的危机,尤其是在补贴调整之后。
以小鹏汽车为例,其量产车小鹏G3指导价已经高达22.78-25.78万,纯电续航仅仅351~365公里是极低的水平,在这一价格范围内这台车要直接面对的竞品车型是国产比亚迪唐EV600。补贴调整后G3价格预计上调2~3.4万,G3包括同类新势力品牌一旦与EV600的唐重合基本决定了命运。
以蔚来汽车为例,ES6指导价高达35.8-54.8万,纯电续航也仅仅是420公里起步、旗舰款也仅有510公里,对于一台国产高端SUV而言续航里程太少了。以ES6的定价要直面特斯拉,续航里程即使在伯仲之间但品牌影响力差之千里,如果model Y量产ES6也会凉透了。
至于补贴的调整蔚来很大气的说明了不涨价,然而使用镍钴锰电池、容量仅仅为70~84kwh,成本比26~36万的唐EV的82.8kwh相当,本就是暴利再涨价也不合适了吧。
这些新势力品牌从诞生之初就是资本的疯狂,似乎没有哪个车企是真正以造车为初衷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依靠的仍是传统汽车制造商,新势力品牌只是特殊时期的畸形产物,补贴是它们的动力源,一旦这一动力的性能降低或者完全消失,这些车企应该会陆续消失。
国产汽车上百家车企导致***不够集中、发展不够迅速,在达到某个节点时一定会出现一次洗牌,最终能省下3~5家乘用车企或联盟性质的大型车企可能性较大,新势力造车注定会是昙花一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市场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市场现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